二、綜合診斷及治療分析
(一)就診患者整體治療計畫內容討論包括:
- 1. 牙齒:蛀牙、磨耗、缺牙、根管發炎、不良牙冠、齒列不正
- 2. 牙周組織:牙齦的健康、顏色、型態、牙周囊袋深度、齒槽骨高度、牙周組織結構、附著牙齦的多寡與強弱
- 3. 肌肉方面:肌肉咬合力量與使用評估(頸背肌肉群、全身考量)
- 4. 關節方面:顳顎關節型態、位置、中心咬合位(Centric Occlusion)及中心位(Centric Relation)的關係
- 5. 整體美觀方面:牙齒、嘴形、臉形等審美評估與溝通
- 6. 生活作息方面:工作壓力、環境壓力、身心靈評估
- 7. 口腔衛生方面:口腔基礎知識、潔牙指導、長期自我維護評估
(二)治療過程中,我們需要確認:
- 1. 顎關節是否在生理性的中心位置,是否有肌肉韌帶、頭、頸、背的疼痛或功能性障礙。
- 2. 基礎骨是否三度空間平衡、對稱。
- 3. 上下顎垂直高徑是否正確、咬合平面三度空間是否對稱、和諧。
- 4. 蛀牙根管感染、牙周疾患是否已接受完整治療,恢復了健康。
- 5. 牙根是否完全直立平行、咬合力的分擔是否平均分散。
- 6. 是否建立犬齒誘導和前牙誘導關係。
- 7. 靜態時、表情時、功能咀嚼時,牙齒排列、牙齦、唇形、臉形之關係,是否和諧愉悅。
- 8. 是否滿足患者的主訴和需求。
- 9. 長期再評估,維護保養是否落實。
(三)犬齒誘導、前牙誘導:
當下排牙齒做前突、左右側方運動時,上下排牙齒只有犬齒有接觸到或只有前面6顆牙齒有接觸到,其他牙齒都無法接觸到而稱之。此兩項誘導關係對於咬合狀態與顳顎關節運動有很大影響。通常做咬合調整時,犬齒誘導和前牙誘導的相關位置的建立會影響咬合穩定性。
(四)中心咬合位(Centric Occlusion):
上下牙齒咬合最密合的位置(上下牙齒咬在一起咬到最大牙齒咬合面的位置),但這位置未必是顎關節最安定的位置。
(五)中心位(Centric Relation):
中心位就是顎關節的關節頭,在關節窩的正中間,顎關節為最安定的位置。但是很多人在這個位置時,牙齒咬到的數目並不是最多數。安定理想的咬合位置是中心咬合位(CO)及中心位(CR)相差0.5~1mm之間。